小熊和麵機的官網 / 說明書上的說最大打粉量是 450g
可是我家的土司模只有 825g的....
一慣打的 484g粉.....
那試試打 480g粉好了....
順便試一試打土司這類對搓揉要求高的包包效果如何 .....
順道也報一報我家的溫度控制情況.....
480g 高筋麵粉 ( 仍然韓國貨 )
320g 過濾水 ( 水份自家因應不同品牌要調整一下啊 )
35g 糖
6g 鹽 ( 不小心重手了 )
30g 全脂奶粉 ( 虎子說奶粉貴, 那我也省一點去用 )
後下 :
4.8g 酵母
20g 牛油
水份當中加了5粒一般 size 的冰粒, 未加粉時溫度大約 12.5度 ~
開機搓揉10分鐘左右 : 22.6度 ~
這天家裡大約 27.6度.....( 雖然用紅外線指著周圍去量不準確...大約好了 )
大約搓揉 10分鐘左右, 便放入雪櫃, 去街也好, 買餸也好....小睡也好......
我的雪了大約2小時......
回頭取出加入酵母, 搓揉5分鐘後 , 麵團 17.4度 ~
停止休息2-3分鐘左右, 加入切細的牛油 ~
搓揉 10分鐘後 , 溫度 22.3度 ~
細看一下, 這樣子 搓揉 10 + 5 + 10, 才共25分鐘, 麵團已經光滑了
( 當然當中的休息時間起了很重大的幫助作用 )
隨手一拉, 這薄膜還可以啊 ~~
本身的蓋子不夠讓它自由升發了, 配了個私家的 ....
23度左右的麵團, 大約花了 1.25小時去發酵 ....慢慢的發酵, 風味更讚呢.....
發酵完成溫度大約 25.6度......
桶子沒有很不沾, 基本上麵團取出時都幾乎會弄走 50%氣體,
取出再輕手拍幾下弄平整便可以了 ~~
分4份 ( 分多少份其實蠻 up2u的 )
第一次捲起輕手隨意的可以了, 我折了3折...... ( 開始黃昏了, 白平衡又要調整一下 )
捲好4舊麵團後, 醒麵 ( 休息 ) 5分鐘左右,
依次序取回第一個麵團, 這次認真一點的檊薄點 ~
捲好排放入模子作最後發酵 ~~
一輪擀捲後麵團仍然低溫.....
焗爐用100度預熱 30-40秒, 關火放入麵團 ~
5分鐘後量一下, 麵團表面 31.4度左右 ~
大約發酵了 1小時左右, ( 冬天有時候會需要在中段時間讓焗爐再加溫一次 ~ )
180度 15分鐘, 175度 38分鐘 ~
皮有點太金黃.... 才一星期沒烤土司, 時間溫度都忘記了.... :p
刀切開.....
單看圖看不出效果.....出爐4-5小時後,, 隨手挑起一片....
一撕可以撕到尾......這包un 性不錯耶, 都不會半途斷開 / 散開 ~
再咬開 ~ 柔 un 性真不錯啊, 不會散散的 ~
這包軟啊軟, 不輸用打蛋器高速攪打的效果 ~
這機好像有點什麼的....說出來有點嚇人....
話說這幾天都在試機...早幾天連續的打 400g粉的做型包, 都未能吃得完....
早一篇提到的其中一顆火腿蛋捲包, 因為早已在室溫擺放整整24小時了
怕內餡變壞, 把它放雪櫃保存了,
再隔 24小時一摸, 竟然軟軟綿綿的 (仍然冷冷的啊 )
跟平時放入雪櫃半天便硬化一點的包包有著絕對差異.....
到底是機神.....還是我神(經) 了..........
忘了說一下, 我啊, 只是分享一下使用感受, 不是主張 / 提議大家去買啊...
不竟這機的嘈音真的不是講笑的......要認真考慮啊 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